Thursday, August 28, 2008

光明日报:为了改变的抉择

不出所料,10年羁旅,安华终于脱颖而出,成功回到巴东埔的怀抱,再一次正式成为巴东埔的国会议员。巴东埔是安华的老巢,让他出任当地的议会代表,名正言顺,实至名归。许多人,包括学者、专家与地下赌庄,在战役开始之前就老神在在,预告他会东山再起,进入庄严的国会殿堂。如今胜负已成定局,就看安华今后如何为各族人民争取应该享有的公正与公平,也为国家的前途,打击贪污腐败、滥权偏差。

巴东埔之役,并不是一场平常的补选。正如安华的对手阿力夏背后的总策划副首相纳吉的说法,这是国阵的“政治复原”的机会。国阵政府除了希望借这一次的补选,一举歼灭安华,以及公正党的阵营,同时也想改变国民对国阵,尤其是巫统的负面印象。事与愿违,阿力夏到底还是败给了安华。支持安华获胜的选民虽然不一定认同民联的“默迪卡”口号所标志的“从残酷与压迫中解放”那么严重,但是选民的意愿还是非常明确的。即使在这一次短短的十天竞选期中,执政的国阵为这个朴素的市镇灌入将近700万令吉的补助金,他们还是不能够接受国阵的人选。意义很明白,金钱固然有魅力,过去国阵的倒行逆施还是被唾弃的,因为正义与公道,廉洁与民主,毕竟是人类共同追寻的高尚情操。

安华这一场硬战,如果从个人的角度切入,其实是未来首相人选的决斗,也是一个平民家庭对决朝廷贵族。正因为事关紧要,彼此之间都各出绝招,企图赢取选民的信任,投予神圣的一票。两军对峙,各出奇谋,原来也是平常的事。只是有一些动作超越了警戒线,实在不足可取。比如伪造海报,栽赃对方。海报内容更具种族性内容,企图煽动种族的情绪来争取选票,就是将国家的安宁摆放在一个危险的死角,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勾当。竞选期间,有人派发由猪组成的影子内阁,是企图挑动回教徒敏感的底线,非常要不得。

巫统众里寻他千百度,终于找到一个会说福建话写华文的马来裔代表,企图虏获占有24。9巴仙的华裔选票。事与愿违,阿力夏并没有因为华文背景而突围。这只能说,时代已经不同了。有选民接受政府的电视台访问,阿力夏会讲华语,是否可以增加筹码?受访者回答:“我也会说马来话呀!”在一个多元语文的环境,多认识一种语文,本来就是给自己方便,有何出奇呢?会说华语的议员固然受欢迎,但是并不一定能够受落。其中原因当然是巫统的作为太令人失望了。到了这样的地步,巫统还没有改变马来人主权至上的思想,阿力夏真的应该好好应用他在学校所承受的儒家思想,真实反映让巫统高层领导知道,华人究竟要的是什么?不外乎公平、公正与廉洁而已!

许多华裔都认为这一次的战役,不是普通的补选,而是百年难得一见改变马来西亚历史的好机会。根据十年前的印象,华裔选民投选安华,也不一定是信任他。只是因为环顾四周,实在只有安华具备份量,可以捋虎须,与巫统抗衡。如果安华中选,直接促成两线制,华裔的前途才会有更好的保障。补选前三天,我在北海巧遇前任槟城代首席部长拿督许岳金,原来他仆仆风尘由新加坡归来,就是为了见证这一次难得的补选。“这是华裔必须捉紧的机会。错过这一次,不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了。”也许是基于同样的理由,拿督杜乾焕也离开了民政党,公开为安华站台。即便是年迈的华教老斗士陆庭谕也由吉隆坡赶上来助阵。我们可不要忘记,安华当年曾经是他的死对头。因为预见安华中选对整个政治局势发展的好处,陆老甘于冰释前嫌。

这一次补选,我们也看见一些受华文教育的高官,并没有因为预见两线制的形成而高兴。他们反而积极为巫统的人选落力站台。难道他们平日没有感受到巫统的嚣张与马来人主权至上的主张吗?难道他们不认为国阵姑息养奸的行为祸国殃民吗?难道他们没有感受到华裔对两线制的渴望吗?在这个非常时刻,当巴东埔的普通选民投下明智的一票,华裔高官们却落力的为阿力夏背书,除了解读为人在朝廷身不由己,许多人都不能够接受他们是无知的与广大华裔背道而驰。补选已经尘埃落定,马华与民政党的改选也接踵而来。也是时候马华与民政党全体党员认真考虑,他们的领袖这一次的抉择,以及政党在国民阵线内能够扮演的角色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