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6, 2008

印象暹粒(光明日报,日照小窗)

途经柬埔寨暹粒市的主要大道,细心的观光客一定会看见欣欣向荣的大型旅店之间,有一个巨大的海报牌子以英文写着:“我们不再需要武器”。牌子上左边画着图画,是一片安祥宁静平和的快乐家居。右下方则是有人举枪射杀平民,还有爆炸物被引爆,威胁人民生活。当然,这是执政党的海报,为人民绘制一个美好的愿景。事实又是如何?

暹粒是参观吴哥窟庙宇群落的定点居住城市。自从十年前柬埔寨内战的战火正式偃息,洪森领导的政权就开始大事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如果对1975-1979年波博惨无人道屠杀200万无辜人民的政权记忆犹新,一定不能想像,过去柬埔寨人民常年生活在战争的恐惧中,今天的暹粒会发展成如此规模。在暹粒的大道上,我国的大众银行的牌子高高挂在街角,隐隐透露这里无限的商机。

正如一位当地的导游告诉我们:我们有什么?只能依靠两种产品,那就是游鱼和游客来维持生计。柬埔寨有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面长158公里,宽34公里,鱼产丰富,提供柬埔寨人民食用之外,还外销国外。我们到洞里萨湖边上乘船游了一趟,只见湖水渺渺,一望无际,简直是一座浩淼无边的大海。虽然烈日当空,河口有数十座木船载满乘客繁忙穿梭,生意滚滚而来。渔村虽然破落不堪,但是可以感觉村民勃勃的生机。

当然,更多人认识暹粒是因为十多公里以外的历史古迹,吴哥窟,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它是一个庙宇群落,始建于九世纪,迄十五世纪,间中历经印度教及佛教的洗礼,建筑雄伟庞大,令人赞叹。因为不幸的柬埔寨每一个世纪都经历无情的战火,这一个庞大的宗教崇拜场地竟然无声无息掩埋在日子的长河中。一直到十九世纪末年由法国昆虫学家兼探险家在茂密的丛林间发掘,才重现人间,震憾世人。

因为吴哥窟的丰富历史价值,以及它们充满魅力的建筑设计,每天吸引无以计数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参观。即使是残桓断柱,也因为它自身深具的历史背景而令游客叹为观止。要不是酷热的太阳,相信游人更加流连忘返。柬埔寨在历经战火的洗礼以后,在重建家园的艰苦时刻,总算托老祖宗的庇荫,能够吸引滚滚而来的外国资金,维持民生,发展国家。

事实上柬埔寨人,至少在暹粒这个地方,是全心全意投入旅游业的发展的。游客们抵达暹粒的机场,就有良好的印象。它的建筑结构,完全摈除一般的冷漠,反而更像一座五星级酒店。更令人瞩目的是,告示牌上书写的是柬、英、日及中文。在暹粒的商店,一般店员都会说几句简单的英文。学校内,英文是重要的第二语文。街道的告示牌也以柬英两种语文书写。我们居住的廉价酒店,服务员都会说英语。遥想我们过去多年争取在机场广泛应用中文,都需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真是欲说还休。不谈商业价值,我们尚且是国家的主人翁之一,占总人口二成六呢!

参观吴哥艺术文化中心,负责讲解的工作人员甚至擅长以英、法、德、韩、日及中文,娓娓讲述中心内绢画、木雕、漆画的工作实况。各个吴哥窟内的庙宇前面,总是汇集不少年龄幼小的销售员。他们一样可以流利的异国语言,向游人兜售手中的工艺品以及有关吴哥窟史迹书本。即使没有购买,销售员还能够微笑离开。导游带领我们将便当带到景点附近的摊格用餐,小贩们都没有一句怨言,更不要说恶言相向。旅游业几乎已经深深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就像多年前,我在新加坡过马路,汽车自动停下让路,让我深切感受行人的尊严。

旅游业是槟城主要外汇收入之一。新政权接手,中央政府甚至不惜再催生另外一个旅游部,似乎非常重视旅游对当地的民生影响。但愿彼此都是诚恳为发展州内的旅游业,而不是为了互别苗头,展示力量。事实上,比较过去,槟州旅游业究竟取得什么进展?老百姓都心知肚明,不必赘言。未来又有什么样发展,老百姓也会客观衡量。比较柬埔寨这样一个落后国家,如果槟城还在原地踏步,有关人士实在应该好好检讨。槟城没有举世闻名的历史古迹吴哥窟,发展旅游业,岂能只以小食天堂为卖点?

认真认真学习华文(光明日报,日照小窗)

关于华文教育,马新两地老百姓总会认同,马来西亚一直都遥遥领先新加坡。更不要说泰国与印尼,他们肯定远远落后马来西亚。事实是不是这样?眼前也许是,再过十年,谁主中原?还是未知数。因为这些年来,东南亚各国在华文教育方面,大家都在急起直追,不落人后。这几年常有机会出席新、泰、与印尼的文学会议,私下交流,常常会为他们的努力付出所感动。

1966年被苏哈多政权关闭之前的印尼,当地一共有三千多间华文中小学校。1966年清明节次日,朋友说,所有华校被强逼关闭。政府军队强行入侵校园,公然占据建筑物,从此华文华语,甚至各种方言,被严厉禁止使用32年。即使站在路边以闽南语谈天,都有可能被捉进监牢。印尼华裔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之下,还是没有放弃学习母语的机会。他们或者偷偷摸摸在家里请补习老师传授华文,或者偷偷运入华语课本、影带,不放弃任何学习华文的机会。自从1998年苏哈多倒台华文解禁,学习华文的学校便如雨后春笋,四处林立。当地大部分国际学校都以华文班为必备条件吸引学生,国立大学也多有设立华文单位。比较普遍的是以补习班的形式,辅导学生学习华文。稍有语文基础的,也报读大陆的大学校外课程,考取学士学位。除此之外,他们对文学创作的热忱,也非常高昂。最大型的〈金鹰散文创作奖〉,最高奖金约四千令吉。

几年前在泰国旅行,获得当地资深作家陈静的招待,特别开车一个多小诗的路程,载我到离开曼谷一百公里左右的网銮华文学校参观。学校学生近千名,都是方圆数十公里内慕名而来学习华文的泰裔青少年。这一座学校,就像我国的华文独立中学,校产与师资,都是由老一辈的华裔校友捐款资助,建得颇有规模。这些校友散布泰国各城镇,但是并没有阻隔他们捐输给母校浓烈的爱,出钱出力,把学校办好。好朋友陈静虽然不是校友,竟然是他们在曼谷帮忙找钱的联络人。对照数十年前,泰国华侨被严禁学习华语,他们都非常满意于今天的发展。

新加坡和我们一衣带水,本来延续一样的华文教育的完善系统。李光耀美其名为了加强新加坡人民在国际商贸科技的竞争能力,强行关闭了该国的中小华文学校,以及民间出钱办立的南洋大学,改以英文教学,华文水准因此一落千丈。近年来,李光耀懊悔当年的决策,希望重新鼓励当地人民学习华文,因应大陆的崛起。目前的新加坡,从小学开始即有教导六节的华文课。曾经有一度,中学毕业的学生,如果华文科不及格,他们甚至不能报读大学。后来有迹象显示,因为这样的条件逼走了二毛子背景的学生出国留学,从此不肯归来,因此教育部不得不取消升大学需具备华文的条件。当地受华文教育的中生代或更老一辈,都对学生学习华文的态度不感乐观。

然而,新加坡毕竟是一个制度规划完善的国家。尽管周遭的英语环境不利于学习华文,新加坡教育部还是很积极推广、鼓励、启发学生学习华文的热忱。其中一个项目就是与当地的新加坡华文作家协会合作,在岛上20多间学校开设驻校作家的课外活动,每间学校由一位作家带领。岛国内凡是对文学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与附近学校的写作计划,出席作家的创作演讲。除此之外,一部分有心的作家也会领养对文学创作有兴趣的学生,给他们更密切的指导。一般的情况是,一个作家带领三个学生一段短时期。

新加坡教育部还为当地的初级学院学生举办文学讲座。去年开办第一届的讲座,邀请的是大陆的著名作家赵丽宏以及台湾的黄春明,出席的学生有五百多人。今年再接再厉,又邀请耶鲁大学终身诗人郑愁予,以及我国的朵拉,在淡马锡初级学院讲座,一样是座无虚席,超出五百人参加。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都被编入华文课本,学生们因此可以藉交流的机会与作家做近距离的接触。尽管一般人对新加坡政府英文至上的态度不以为然,却不能否认他们还算很努力的鼓励人民学习华文。无奈过于重视英文,学习华文的进度并不如想像中迅速。经过破坏的制度,想要补偿,的确不是那么容易。我们虽有良好的学习华文制度,却没有认真培训学生写作的计划,不可谓不是遗憾。

老师们,教师节快乐!(日照小窗,光明日报)

退休以来,这是我第一年没有机会和老师们一起庆祝教师节。往后年年当然都要接受远离校园的事实,心中难免觉得怅然若失。我自大学毕业,23岁开始就选择教书的职业。将近33年的岁月,都在校园内渡过。那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日子。第一天执教,被指示教导中六的数学,学生只小我三四岁。一路教下去,我还教过中五及预备班的华文与马来文,虽然我从来未曾主修有关科目。作为一位老师,我一向尽量配合校方的要求,能力所及,就帮忙校方解决燃眉之急。有了这样的态度,我的教书生涯便过得颇为顺畅和快乐。我想这是很需要和同道们分享的经验。

我是过来人,看过校园内许多不如意的事件。有些时候,老师们会为学生呕气,不快乐一天。有时候更加生气的是,校长的不公平安排,或者同事之间的冷言冷语。人在环境中工作,难免会发生口角。任何职场都有令人生气,伤心,或者失望的时候。不过,校园内即使有任何不如意,毕竟还是很单纯的偶发事件,比较校园外的狠斗狠批、五花八门的勾当,真是太简单了。因为我们面对的毕竟还是一批成长中的青少年。

是的,身为教师,我们主要负责的是,如何教导青少年成为有用的公民。其他一切的困扰,都可以放置一边,不要让它影响了教学的责任。我们手上的青少年,他们就是将来要承担责任,为自己,为家庭,也为国家奋斗的重要人物。他们将来有一天也许就要管理这个国家,为几千万人,包括将会老化的我们,谋求福利。退一步说,当他们离开校园,至少应该有谋生的技能,懂得管理好自己。他们必须会讲三种语言,也要有算术以及生活的基本常识。这些,都是通过老师们的教导,才能够良好掌握。我们都做到了吗?

教导孩子,是一种互动的历程。我们毕竟用的是共同的语言,孩子们都会明白。差别之处,也许就在孩子的资质。有些孩子聪明,领悟力好,老师也教得轻松。有些孩子领悟力差,老师教导无数遍,也没有效果。老师的快乐和失望,很多时候就悬挂在孩子的表现。同样的,孩子们也最爱考验老师们的耐心和爱心。事实上,孩子虽然迟缓,并不表示他笨拙。他一样懂得尊敬对他有爱心,有耐心的老师。尤其是在特别的日子,好像今天是教师节,最容易发现,老师们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

教育是简单又复杂的工程。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除了取决于家庭环境以外,就看的是这个孩子在学校碰上的老师了。如果孩子有福分,遇上尽责有耐心的老师,他的将来即使不是很特出,也应该是知书识礼,懂得如何应付生活中的挑战。孩子的性格与知识,绝大部分是因为老师的传授与开导,才成就了他的自我。老师有正确的价值观,学生自然会循规蹈矩成为好青年。老师所以伟大,令人难忘,就在这一点。老师的角色很重要,也就出在他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作为老师,我相信如果我们都有这样的自觉性,一定可以更好的扮演我们的角色。每一位当老师的,最初的原始意愿,就是想将孩子们教好。后来演变下去,如果有心灰意冷,不过是因为家长没有配合,促成负面的影响。

时代在剧烈的转变中,教育的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艰辛。尤其是社会的需求越艰巨,家长疲于应付生活中的挑战,受忽略的往往就是无辜的孩子。在家庭,孩子必须独立生长。缺乏爱的关怀,在成长中的孩子演变成为乖戾的性格,是不出奇的例子。这样的局面再延续到校园,自然成为老师们百上加斤的重担。顽劣的孩子偏激的行径有时候实在是忍无可忍,太考验老师的耐性了。更何况教育部的规则一向偏向维护孩子的人权,学校的行政当然会有所阻碍。有些国家已经开始立法,如果家长疏忽管教孩子,孩子犯错,父母一样承担后果。这样的处理方法,肯定让学校更流畅进行教育的工作。我诚恳希望,这样的一份教师节礼物,早日降临。

安华的梦想,伯拉的梦魇(日照小窗,光明日报)

安华有一个梦想。大家都知道,他想登上政治的巅峰,成为万众瞩目的首相。八十岁的老人和八岁的孩童都清楚明白。

安华这个梦,有时候轮廓很清晰,有时候又很模糊。10年前当他还在敦马哈迪手下当副手,这个梦想是那么接近,几乎唾手可得。但是天意难料,梦想忽然像断线的风筝,在一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真是锥心疾首。一手提拔他的是敦马哈迪,一手毁掉他的前途,也是敦马哈迪。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是安华又像九命的猫,幽深的庭院禁锢不了他昂扬的战斗力量。当他离开了牢笼,那个消失的梦想忽然又在地平线上徐徐浮现。本来模糊不清的,又突然耀眼夺目。

不管喜欢或者不喜欢,没有人敢不承认,安华足智多谋,深沉老练,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对一个平凡的人,十年也许是一段悠长的岁月,但是对一名政治人物,任何长度的时间都是可以等待的希望。十年如白驹过隙,刹那耳。3月8日的那场历史名役,安华领导的公正党由上一届只有硕果仅存的代表,忽然剧增到31席,敌对的政党惊惶失措,同一阵线的同志则大声欢呼:“安华回来了!”

最意气风发的当然还是安华本身。当尘埃犹未落定,安华就放出风声,攻克京城,班师回朝,已是指日可待的事实。他时不时在某个角落,某个场合都会面对群众大声宣扬:国阵政权根基松动,随时都可能坍塌。他是一个善于应用心理战术的一流军事家,看准如今执政的国民阵线就像楚营,不堪楚歌如幽灵一般奏鸣。他最厉害的就是,分裂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未能入阁的东马诸侯,无时无刻放出消息,东马诸侯随时可以掉换马头,协助改朝换代。听得敌营军心涣散,乱了阵脚。

那边厢,因为无意间天降半壁江山,意气风发的安华阵营,频频在城下叫战,意图扰乱军心。这边厢,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声浪,一向养尊处优的王爷们当然人心惶惶,不知何以将息。两边人马战后的精神状态,因此有了高下之分。

可悲的是,江山已失半壁,王爷们犹不自知检讨,反而将责任四下推搪。兵荒马乱的年代,政客如果没有洞察春秋的眼光,只好寻找可以代罪的羔羊。心怀叵测的枭雄,当然也不会错失良机,乘机崛起。众人的失败,矛头竟然只对准帅军主子,伯拉首相。

伯拉的政权虽然倾颓一边,但他可不是偏处一隅夜夜笙歌的南宋皇帝。即使他的阵营没有狂胜,也至少获得超过大半的席位,组织平实的政府绰绰有余。即使一如敌对的阵营形容“惨胜”,一样具备主导的权力。不幸的是伯拉并没有获得同一阵营战友的全力支持。在最艰难的时刻,来自自己阵营的战友不但没有给他坚实有力的支持,反而斗胆公开叫阵,要他立刻谢罪下台。乱臣贼子,蓦然间昭然若揭。

伯拉固然是巫统的主席,却也是全民的首相。巫统阵营目前四分五裂,以下犯上者失去理智,为了个人的利益,网顾伯拉也是属于非巫统党员的首相,有责任领导国家面对世界各项挑战,狂妄无礼不在话下。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有两个自以为深具影响力的老干部为了个人恩怨,从中作梗,抹黑首相。经过这一次战役,巫统元气已经大伤。如果继续斗臭斗狠,必然加剧巫统的分裂。巫统党员难道不知道,这是安华最希望看见的吗?为什么巫统党员不能全力支持伯拉?

当安华正在为一个虚无飘渺的梦想踌躇满志,已经上位的伯拉却无奈面对腹背的攻击,世事真是充满吊诡。近日来谦恭温和的首相,接二连三宣布司法制度的改革,以及打击贪污的廉政措施,也许就是他明确应付凶悍的前任首相得尺进寸的挑战吧。这些烂摊子,都是前朝领导的遗毒,敦马哈迪即使善忘,也应该懂得自惭闭嘴,让伯拉专心改善这个国家的各个弊端,不要夜夜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