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8, 2008

又谈国民型华文中学

尽管不一定是安华要在巴东埔参加补选重燃的课题,最近当地华裔家长再一次表示关心,如何在这个地区建设一间国民型华文中学(并不是一般的国中!),是一个应该理直气壮认真争取的权益。

威省巴东埔国会选区一共有6间华文小学:励侨、醒侨、高巴三万、双溪里武、日新A,以及日新 B校,但是却没有一间国民型华文中学。目前威省区内只有北海钟灵以及大山脚日新两间国民型华文中学,可以吸收一部分在小六检定考试中获得9分以内的毕业生。事实上,整个槟城也只有十间国民型华文中学,能够吸纳每年约4千名成绩优异的华小毕业生,其余约6千名学生,或则进入华文独中(约1千多名),或则无奈地被派入国民中学(约4千多名)继续中学课程。

无独有偶,几天前表弟也为这样的事情而操心。他的女儿今年9月就要参与小学六年级的检定考试,身为家长难免对孩子的表现有些焦虑,担心不能进入当年他购买房子时特别选择靠近的一间国民型华文中学。想要进入国民型华文中学就读的学生太多,学校当局只好优先处理成绩优越的学生,而且学校校舍有限,每一间学校录取的新生数量,都受制于教育局的指示。因此华小六年级的学生在幼小的年龄,就必须面临适者生存的激烈竞争。

好像上述的情况,在全国各地每一个新学年都会发生。我国东西马两地,一共有78间国民型华文中学,校园内就读的有12万名左右的华文小学毕业生。整体来说,其中尤其以槟城的 10间国民型华文中学办得最特出。因此在槟城,每一年排队等候进入国民型华文中学就读的学生,大有人在。早些时候,有部分学校甚至开办一二班“董事班”,方便董事会推荐的学生进门就读,也算是回馈社会的捐助。

随着历史的流逝,有些读者也许已经不甚明白国民型华文中学的成立背景。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朋友,在学校的课本中完全没有提及或者被扭曲这宗历史事件,更加感觉朦胧难懂。即便是关心华文教育的成年人,也一样对国民型华文中学似懂非懂,产生错误的印象。不久之前,我出席一个文学颁奖典礼。席上遇见一位新进的文化推动者,谈起不久前他们的文化组织曾经赠送历史光碟给各间华文独中,以及各大专院校。我反问,为何独独遗漏国民型华文中学呢?对方一阵错愕,反问我:国中的学生都是华裔生吗?如此一说,我即刻明白对方又是一个将国中与国民型华文中学混淆了的被误导的文化人了。

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前身,其实就是华文中学,在1962年之前,我国的华文中学并没有国民型华文中学与独立华文中学之分。当时只有类似“开明中学”、“三江中学”,大家一看就知道校内教学的主要媒介语是华语。一直到1956年,钟灵中学率先接受当时英殖民地政府的献议,成为第一间国民型华文中学,接受政府行政开销津贴,却将英语奉为主要媒介语,只保留 7节华文。到1962年为止,我国就出现了78间类似的国民型华文中学。

虽然国民型华文中学不再是纯粹的华文中学,相对于国中,还是各地家长乐意将孩子送入就读的学校。国民型华文中学与国中,虽然都是政府津贴的学校,毕竟是有极大的差别的。国民型华文中学的课室内,教学语文虽然是国英语,学生绝大多数还是华裔,因此校园内主要的沟通语言还是华语或方言,售卖华裔饮食。国中则是政府办立,各民族学生在一起生活,以国英语为主要媒介语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学生不需要缴交学费,甚至可享免费贷书,而且学校还保留5至7节的华文课,校园内中华文化氛围也强烈。

最近副教育部长魏家祥常有谈到国民型华文小学改为全津,独独忘记国民型华文中学,实在很值得关注。华文中学接受改制为国民型中学,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件。我们不可能永远背负包袱继续向前走。虽然1996年教育法令说国民型华文中学与国中一样,但是我们的校舍主权还在董事会,政府因此诸多为难,不愿为莘莘学子就读的环境尽力。作为堂堂正正的公民,我们有权要求政府在巴东埔建设新国民型中学,不但如此,更希望在各地有需求的地方建立新的国民型华文中学。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公平、公正以及关怀民瘼的政府,更应该率先满足子民的要求。

希望虽然渺茫,还是祈祷,就从巴东埔开始吧。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很多時候是一種“單元”論述,國民型華文中學在華教史往往缺席。
校長好,我是南華囯中的學生,之前念南方學院中文系的時候曾經回校訪問過您。我目前在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修讀史學系。上網找資料無意中按進來的。

jiubo said...

2009年即将开始,为人父母的又得为小六毕业的孩子寻找适当中学继续深造,真是一件伤透脑筋的事。
拿巴生来说吧。这里有21间华小,两间国民型国中及4间华文独中。每年小六毕业的同学起码五六千人之多,如何分配到上述的华文中学呢?
难怪许多华校子弟望门兴叹。